公司新闻

搜索:

热门分类:

美国历史上滥施关税的主要案例

2025-04-10   09:16:44   来自:shqjfmy

美国历史上滥施关税的主要案例

一、‌1930年《斯姆特-霍利关税法》‌

‌背景与措施‌:为应对经济大萧条,美国将平均关税税率提高至20%,对超过2万种进口商品加征高额关税,试图保护本土产业‌。

‌经济后果‌:国际贸易锐减60%,加剧全球贸易萎缩,直接导致美国深陷大萧条,并间接助长德国纳粹党和日本军国主义势力崛起‌。

‌政治代价‌:政策引发国内制造业重创,胡佛政府因此失去公信力,成为1932年总统选举失利的重要原因‌。

二、‌1890年《麦金利关税法案》‌

‌政策核心‌:时任国会议员威廉·麦金利推动法案,将美国平均关税税率提高至50%,创下当时历史新高,重点保护钢铁、纺织等产业‌。

‌反噬效应‌:高关税推高工业品价格,但农产品出口因他国报复性关税受阻,导致美国农民收入锐减,引发全国性“谷贱伤农”危机‌。

‌政治连锁反应‌:法案激化社会矛盾,共和党在1892年国会选举中惨败,麦金利本人也被迫承认政策失败‌。

三、‌1980年代美加“木材关税战”‌

‌争端起源‌:美国指控加拿大政府对木材业补贴,1986年首次对加软木征收15%出口税,后多次升级至反补贴税和反倾销税‌。

‌长期拉锯‌:争端持续数十年,加拿大通过国际仲裁多次胜诉,但美国仍以“国家安全”为由延续关税,导致两国木材贸易成本长期畸高‌。

‌产业扭曲‌:美国木材商因受保护丧失创新动力,而加拿大被迫调整林业管理模式,双方产业链均遭受效率损失‌。

四、‌其他案例‌

‌1987年对日本半导体关税‌:美国以“不公平贸易”为由,对日本半导体产品征收100%惩罚性关税,最终迫使日本接受市场份额限制,但加剧全球芯片供应链割裂‌。

总结

美国历史上滥施关税的案例均以“保护本土产业”为名,却普遍引发‌贸易伙伴报复‌、‌国内物价暴涨‌和‌产业链扭曲‌三重恶果‌12。这些政策短期内看似维护特定集团利益,长期却削弱国家经济竞争力并加剧社会矛盾,成为“经济自残”的典型范本


上一条:美国滥施关税对全球经济的主要影响 下一条:如何避免西恩迪蓄电池鼓包? 返回列表